科普常識

蟬的幼蟲在土中需要經過幾年的時間,有一種17年蟬,幼蟲會在土裡長達17年才出土。五齡幼蟲會在接近土表大約2公分的地方觀察天氣,等到天氣晴朗沒有下雨的時候才爬出來準備羽化,有時候會等幾個月的時間。

少年牛頓第95期

蟬的卵會孵出乳白色、半透明、表面光滑的「前若蟲」,它一離開樹洞會立刻蛻皮把身上的薄膜皮脫掉,變成一齡若蟲,然後進到土壤裡,在黑暗的土壤中若蟲慢慢長大,每蛻一次皮就增加一齡,一直到五齡才會鑽出土外。

少年牛頓第95期

交配後的雌蟬,會利用產卵管的前端鋸齒狀尾部,在樹上鑽出洞來,一隻雌蟬沿著樹枝往前,爬然後鑽洞、下蛋到洞裡,每個洞1-5粒卵,總共可以產下300-500粒卵,形成一條整齊的一排小洞。

少年牛頓第95期

蟬有兩對翅膀,前翅比後翅大,飛行時兩對翅膀會一起拍動。蟬有刺吸式口器,吸食植物的汁液為生。雌蟬沒有鳴器不會發出聲音,但是雌蟬的尾部末端有尖長形的產卵管,很好分辨。

少年牛頓第95期

蟬與一般的昆蟲一樣,身體分成頭、胸、腹三節,有一對觸角。不同的是,蟬有一對很大的複眼和三個小的單眼,所以視覺很好。不同品種的雄蟬鳴叫有不同的節奏和頻率,只會吸引相同品種的雌蟬來交配。

少年牛頓第95期

草蟬是台灣體型最小的蟬,體長只有13-16公厘,體色有綠色、黃褐色和黑色幾種不同型態,多棲息在台灣低海拔山區。雄的草蟬腹部有「鳴器」的發聲構造,除了有鼓膜,還有共鳴室,所以可以發出嘹亮的聲音吸引雌蟬。

少年牛頓第95期